历时8个月!大连制造出世界级超大型缠绕管式换热器
8月20日,大连东方亿鹏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在大连旅顺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完成了一项历时8个月的重要任务,制造出了一台世界级超大型缠绕管式换热器。这一设备是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之一,也是中国石化“十条龙”科技攻关项目中的关键设备。该换热器将用于中石化宁波镇海炼化的高端合成新材料丙烷脱氢装置,代表了我国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这台换热器的制作的完整过程充满挑战,它的尺寸和技术方面的要求极为苛刻。设备的内径达到6.1米,总长度约为28米,金属重量约为850吨,换热面积则高达36,000平方米。作为同种类型的产品中重量最重、直径最大、长度最长、换热面积最大的设备,它不仅在体积和重量上刷新了纪录,更是在技术难度和制造工艺上达到了新的高度。东方亿鹏的工程师们通过严谨的设计和精密的制造,成功克服了制作的完整过程中遇到的各类挑战,最终完成了这项工程的攻坚任务。
设备的出厂验收由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总工程师寿比南领衔的专家组进行。专家组对该设备做了详细的评审,从技术资料到制造档案,再到现场实物检查,均严格按照标准做评估。最终,专家组一致认为该设备符合出厂验收的各项条件。寿比南在评审会上表示,这台换热器无论是在设计还是制作的完整过程中,都面临着极大的难度,它的顺利出厂标志着我国在工业制造领域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在国际市场上也将占有一席之地。
在顺利通过验收后,这台超大型缠绕管式换热器于8月21日上午装船离开旅顺新港,开启了它的新征程。该设备的交付使用不仅是大连东方亿鹏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的骄傲,也是旅顺口区深化央地合作的又一标志性成果。这一项目的顺利实施,展示了产学研融合发展的巨大潜力,同时也为我国的炼油和高端合成新材料产业注入了新的动力。
旅顺口区多年来从始至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的策略,围绕产学研协同发展的主线,一直在优化科技成果转化的服务体系,积极推动企业与高校及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在这一过程中,旅顺口区通过带领企业与高校建立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促进了多项科技成果的成功转化应用。比如,中石化催化剂和亚明在当地分别建立了“院士工作站”和“专家工作站”,这些高层次人才平台的设立,为区域内高品质人才的储备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东方亿鹏在制造这台换热器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技术挑战。设备的超长、超重特性,以及高温端管板与换热管焊接结构的特殊性,使得焊接技术方面的要求极为严苛。此外,设备的缠绕工艺难度极大,需要极高的精度和熟练的技术。面对这一些难题,东方亿鹏的工程技术人员和作业团队没有退缩,他们通过顽强拼搏和持续创新,自主设计出了超大型千吨级缠绕管机、内孔焊接气体保护工装、换热管快速试压工装等关键设备。这些自主设计的工装设备,不仅大幅度的提升了生产效率,也确保了设备的制造精度。
在制造过程中,从技术图纸的确定到材料的采购,从工装的设计到生产的组织,每一个环节都经过了精心的规划和安排。为了按时达成目标,东方亿鹏的团队采用了轮班制,确保生产的全部过程不间断进行。车间内,一根根亮白的钢管在自主研发的大型缠绕机中穿梭,编织出美丽的几何图形。焊接师傅们手中的焊条闪烁着炫目的弧光,高超的焊接工艺展示了东方亿鹏人深厚的技术功底和精湛的工艺水平。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胡大鹏也参与了该项目的技术攻关工作。胡教授介绍说,他们与东方亿鹏团队紧密合作,在工艺设计、热力学研究以及制作的完整过程中的力学问题上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这台换热器的成功制造不仅推动了大型设备的国产化进程,也为我国石油炼化领域提供了新的技术上的支持,未来这种技术将会在更广泛的领域得到应用。
值得一提的是,东方亿鹏提前近两个月完成了设备的制造任务,再次刷新了国内超大型高效缠绕管式换热器的装备制造纪录。此举不仅为中国石化产业的发展增添了新动能,也彰显了东方亿鹏在科学技术创新、研发技术和高端制造领域的强大实力。公司总工程师刘云哲介绍说,为了确认和保证制造精度,从原材料的下料到设备的最终组装,东方亿鹏采用了多项先进的技术,如数控激光切割机和焊接机器人等,这些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旅顺口区政府一直以来都积极支持企业的科学技术创新工作,为公司可以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和保障。旅顺口区科工信局通过优化服务流程,配备专门的“服务秘书”,积极营造良好的科学技术创新生态环境,帮企业解决创新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同时,旅顺口区还积极推动中石化研究院与东方亿鹏公司合作,促成了德瑞普公司的成立,通过央地合作实现优势互补,逐渐增强了区域内企业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