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城镇基本实现集中供热全覆盖
据悉,太原市今年集中供热新增扩网面积约2155万平方米,全市供热总面积首次突破2亿平方米,达2.04亿平方米,太原市城镇基本实现集中供热全覆盖。其中,集中供热面积1.886亿平方米,占全市总供热面积的92%,燃气、电等清洁能源供热比例为8%,为太原市居民冬季采暖提供了绿色、清洁、有效的热源。
根据太原市统一的冬季供热部署,10月24日至25日,各供热企业将全网启动,进入试供热运作时的状态。面对马上就要来临的供暖期,太原各供热企业准备好了吗?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保障百姓今冬温暖?连日来,本报记者前往太原市热力公司、城北热力有限公司、再生能源供热有限公司、第二热力公司,以及“煤改气”片区等进行探访,进一步探索供暖前期准备情况。
为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根治冬季燃煤污染,10月底前,太原市区将建成“禁煤区”。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靠近城市边缘的城边村以及管网老旧的棚户区,将彻底告别燃煤时代。改造中,已有部分居民实现“煤改气”,提前使用上清洁能源——天然气。在寒意侵袭的深秋,已享用天然气的棚户区、城边村的居民们有什么体会?10月25日,记者走进小区、村庄听一听村民对使用清洁能源的线日上午,太原市下起蒙蒙细雨。在柳北一号楼10单元一层,刚进刘女士家门,一股暖流扑面而来。“这个房子有60多平方米,每个房间都挂着一组暖气片,因为比较集中,所以室温挺高,在20℃左右。”刘女士说,因为下雨气温骤降,相比集中供暖,她们能提前使用燃气供热。
在这里居住了30多年的彭先生和记者说,他今年72岁,从1983年至今一直在这里居住,冬季取暖始终是让大伙头疼的事情。去年以前,他们一直烧蜂窝煤或炭过冬,现在很难买到蜂窝煤,而且一个冬天下来,家里经常被熏得黑黑的。
“我们公司承担太原市15个片区的‘煤改气’工程,涉及1726户棚户区居民。目前,棚改项目全部进行对接,且已全部进场施工。”太原天然气有限公司客户发展营业厅主任郝建军介绍,柳北一号楼194户居民是太原市首个实现“煤改气”的棚户区。
10月25日下午,在晋源区南大寺村邢秀琴家,小院干净整洁,几间平房内暖意融融,与室外的寒意形成鲜明的对比。“煤改气,不仅会减少大气污染,对我们住户来讲,使用管道天然气,就像用家用自来水一样方便。”邢秀琴说,今后她们不用再受煤炭运输、堆放、炉渣清理带来的困扰。
太原天然气有限公司董事长、经理朱喜成介绍,该公司燃气管网覆盖范围涉及太原市6个城区63个城边村近3万余户的煤改气改造任务,其中,晋源区南大寺村改造238户。从7月25日开始整村勘察、摸排、制订方案,到9月30日户内安装全部完工,低压打压合格,仅用两个多月就具备了整村送气条件。
“根据不同的改造方式,实行不同的补贴标准。管网接通后,执行太原市统一的天然气供气价格2.26元/方,农户用气量在2250方以内,根据居民实际用气量,每个采暖季(151天)每户由市、区两级政府共给予1.1元/方的气价补贴,最高不超过2400元,超出部分由用户自行承担,不执行阶梯气价。”太原天然气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
为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推进冬季清洁供热改造,太原市印发的《2017年散煤治理暨冬季清洁取暖实施方案》中提出,10月底前,太原市区将建成“禁煤区”,市区范围内的生活用煤、农业生产用煤、商业活动用煤、企业和事业单位用煤、工业公司用煤(除太钢、二电厂和保留热源厂外),实现燃料煤炭清零,全部由清洁能源替代,替代率达100%。
太原市在对城边村及棚户区进行“煤改气”工程的同时,太原市热力公司所属东山、小店、晋源3座大型热源厂也进行了“煤改气”工程。其中,承担晋源区蒙山大街以南地区供热负荷的晋源锅炉房在8月中旬启动“煤改气”工程,改造工程在原锅炉房厂区新建两台116兆瓦燃气锅炉,可新增供热面积204.6万平方米。
此前,晋源区居民依靠现有锅炉房4台50吨燃煤高温热水锅炉供热,实际供热面积234万平方米。本次改造不但可以直接解决晋源区锅炉房管网直供负荷的冬季供热问题,而且可满足后期新增扩网负荷。
供暖范围:滨河东路以东、卧虎山公路以西、胜利街以北、迎新街以南及不锈钢工业园区56平方公里
10月24日,记者来到太原城北热力有限公司的三角线换热站内,硕大的软水箱、换热器正在低压注水运行。该公司调度经理张向阳指着一台板式换热器向记者介绍:“这是热交换的循环通道,我们的供热方式是利用太钢工业余热对软化水进行间接加热。”这套清洁高效节能循环利用的供热方式,今年将惠及周边1962万平方米的热用户。
“目前,城北热力公司范围内的127个换热站已全部完成冷态运行,11月1日会如期供热。”张向阳表示。“我们服务的城北片区,供热方式已全部改造为工业余热供热。这种方式不仅节能,经过循环的软化供入居民家中,温度的舒适性也较高。”
在三角线换热站内,记者看到,控制室里有压力表和温度表,显示着当前的温度和压力,值班人员不时查看设备正常运行情况。一台由波纹形状金属片叠装而成的机器很显眼,张向阳说,这就是板式换热器,通过板片进行热量交换,具有结构紧密相连轻巧、占地面积小、换热效率高等特性。
“看似一个小小的热力站,最后将供暖水输送到居民家,却要经过数个流程。”张向阳和记者说,这套供热方式,工业余热回收替换了动力煤,减少了污染。根据气温情况,最终到达居民家中的温度可达到50℃—60℃,非常绿色、高效。
为了保证供暖的效果,城北热力公司按照每个用户分布情况,设置了490个测温点,除200个自动测温点外,其余290个测温点每个点发放一台室内温度计,由社区工作人员、居民动态监控室温。“要是天气冷,家中温度略低,经过监测报回来数据后,我们可及时进行调控。”公司副总吴劲文介绍,根据测温数据适时调整二次网运行参数,保证供热温度达标。
同时,为避免停热事故的发生,城北热力公司已加强完善应急抢险预案,做好了应急物资储备,并组建了35人的抢险队伍,配备2台应急车辆,以及所需抢险设备,包括发电机,水泵等必需设备。
“因城北热力公司使用清洁能源供热,在替代分散燃煤锅炉上,投入大量工程建设资金。城北热力公司也希望居民们能够积极主动缴纳热费,共同配合,让每户居民都能如期享受到温暖。”吴劲文说,“城北热力公司承诺,在供热运行期间,居民用户室温不低于16℃,用户室温合格率98%,设备完好率98%以上,用户报修处理及时率100%。”
10月24日上午,太原市万柏林区太古供热工程中继能源站,在两座占地近万平方米的生产车间里共安装了90台换热器和18台大型循环泵。此时,工作人员正在实时监控管网压力,以及运行的各类参数。
“从今年4月开始,我们对太古供热工程的设备做了维护、保养和检修。”太原市热力公司太古供热工程筹建处副处长石光辉说,8月1日,高温网开始注水;9月5日,下游各一级网开始注水;10月11日,系统来进行了冷态联动试运行和消缺;10月22日高温网系统启动;10月25日市区一次网并网;11月1日实现正常供热。
“太古供热工程,作为目前国际、国内最大的集中供热项目,其技术水平、工程难度等在整个世界供热行业中都是十分罕见的。”石光辉说,目前,太古供热工程高温网设备已经全部启动,运行正常。“考虑长输供热距离,在供热期间,将根据天气预报和以往运行经验,将会适时调整运行参数。”石光辉介绍。
太古供热工程是长输集中供热项目,是山西省、太原市的重点工程,也是太原市清洁能源供热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于2014年3月开工,2016年建成并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利用乏汽余热利用、大温差输送、多级中继循环泵联动等先进的技术,与传统集中供热方式相比,供热输送成本大幅度降低。”石光辉说,用远离城市区域的电厂及工业余热承担基础负荷,节能减排效果非常明显。每年可节约标煤93.1万吨,节电5700万度,节水296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44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3798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1052吨,减少粉尘排放2104吨。
石光辉介绍,项目起点是古交兴能电厂,管网经过古交市、西山山区、万柏林区,多次直埋穿越,并架空跨越汾河,还修建了累计长达15.2公里的供热专用隧道,克服了约38公里的远距离,以及高差180米等不利条件,实现长输供热。
太古供热工程供热范围大多分布在在河西大部分区域和河东部分地区。太原市区一级网涉及多家供热单位,这中间还包括太原市第二热力公司、双良再次生产的能源公司和太原市热力公司下属的第一供暖公司、第二供暖分公司、城西供暖分公司、晋源供暖分公司。为确保热源保质保量输入太原市,太古供热工程还建设有3座中继泵站、一座中继能源站。
今年,太原市热力公司再次扩网2000万平方米,供热面积达到1.45亿平方米。在近几年的集中供热建设中,共取缔燃煤锅炉房4208座,土小锅炉19171座;取代燃煤烟囱4862根,土小锅炉烟囱16383根;减少锅炉房和煤灰占地5212.8亩;每年可节约标煤572.4万吨,减少灰渣149.01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17.18万吨,减少烟尘排放量15万吨。